政策|2024年最强一波乱象整顿,某地129家汽服店被责令整改,40万维修企业合规成本更高了吗?

发表时间:2024-05-16 08:24作者:Gary

5.16头文.jpg

作者 | Gary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欢迎供稿 | 陈凯:15827582449


今年以来,维修企业因“未办理备案手续”被罚款、责令整改甚至直接停业的现象,变得多了起来。


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到下沉市场的县市,执法部门针对维修企业的备案情况,检查频次在提高,处罚力度也在加大。


西安市机动车服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零,在接受汽车服务世界采访时表示: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对维修企业备案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确实越来越大,并会一直延续到年底。


对于40万维修企业来说,有几个核心问题值得关注:为什么监管和处罚力度加大了?备案制会提高门店的合规成本吗?如果不及时备案,会对经营造成哪些影响?


一、多地维修企业“未备案”被处罚,某地129家门店被责令整改


汽车服务世界观察,今年因“未备案”而遭受处罚的案件数量,比往年更加密集。


列举几个典型的案例。


一是安庆市某汽车服务公司,其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未按规定进行备案,被市交通运输局罚款3000元。


二是上海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因从事机动车清洗服务的单位未办理备案手续,被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罚款8000元。


三是湘西州交通运输局牵头,开展汽修行业专项整治,摸排维修企业447家中99家未完成备案;最终,17家维修企业立案查处,129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


四是贵阳市“定损上万的大灯,修理厂却只修不换”事件,当地执法部门对涉事企业开展检查时发现,这家企业未按规定办理备案,同时进一步发现辖区几家事故车保险定损汽车维修企业未备案的情况。


另外,今年2月,北京市交通委起草《北京市机动车维修行业综合监管办法(试行)》,其中一条就强调:维修企业经营者要事前备案。


可以看到,上述企业受到处罚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未进行备案,二是经营项目超出备案。


而相比于前几年以口头警告为主,现在处罚力度也明显加大。


汽车服务世界就此现象,采访西安市机动车服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零,他证实,现在监管和处罚力度确实越来越大。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有三个:


其一,交通部2023年14号文件《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


违反本规定,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未按规定进行备案的,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其二,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道路运输企业和城市客运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交办运〔2023〕52 号),(该文件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其中,第三条第一款中明确规定:未取得经营许可或未按规定进行备案从事经营活动,或超出许可(备案)事项和有效期经营的,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其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1.重大隐患要实行“双报告”(即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向负有安全监督的有关管理部门和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2.重大隐患要实行“五落实”要制定的(整改的经费和物资、整改的时限和要求、整改的预案到位、整改的措施到位、整改的机构和人员);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一百零一条第5款:


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或者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未按照规定报告的。


(企业层面:责令限期整改,并处罚10万以下罚款,责令停产停业;逾期未整改的,10到20万罚款。从业人员层面: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主管和直接责任人员2到5万)。


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


众所周知,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决定》,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要求制定完善并公布维修业务标准,建立健全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制度。


自此之后,维修企业“经营许可”改为“经营备案”。


此前,已经办理经营许可的维修企业,可以不用额外备案,而一次经营许可的有效期是6年,今年正好有效期的结束,大量维修企业到了需要备案的时期。


这也促使监管部门进一步督促维修企业按照规定进行备案。


不出意外,至少到今年年底,针对维修企业备案的检查会一直延续下去。


二、备案制会提高维修企业合规成本吗?


对于维修企业来说,备案制是否会提高门店的合规成本,是核心关注点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备案制推行的原因。


李零介绍,这是机动车维修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进一步放宽维修行业的准入门槛。


当然,放宽准入门槛不代表放松监管。


事实上,交通运输部门是从原先的“事前审批”转向了更加严格的“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宽进严管”,最终目的是促进机动车维修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从成本上来说:“备案是不需要费用的,只要按照规定备案一次,就是终身有效,除非场地、企业名、法人等出现变化。”


并且效率也很高,只要按照经营业务条件准备好资料并提交,一般5个工作日内就会得到通知。


上述开业条件,涉及到场地、设备、人员、特种作业等几个方面。


更进一步,为了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今年4月1日起,新国标《汽车维修业经营业务条件》(GB/T 16739)正式实施。


新国标分为两部分,一是汽车整车维修企业,针对一类、二类维修企业;二是汽车综合小修及专项维修业户,针对三类及专项维修企业。


总结下来,新版国标主要修改了标准名称、删除了停车场面积要求、明确了从事多个三类专项维修业户的生产厂房面积要求、降低了最低人员配置要求、删除了多种设备要求、增加了机动车维修电子记录填报和上传要求等内容。


“不管是许可制还是备案制,核心还是看准入标准,只要标准降低或更为合理,其实合规成本就降低了。”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新标准加入了新能源维修企业的要求,包括维修人员、场地、仪器设备等的明确要求。


其中,企业必须配备6个专用设备:绝缘电阻测试仪、气密性检测仪、动力电池充放电机、动力电池均衡设备、动力电池诊断设备。这是之前没有的。


李零解释:“新标准越来越规范化,也更人性化了,比如新能源专修企业,以前还要尾气分析仪,但完全用不上,所以现在,这也降低了维修企业的备案难度。”


总的来说,在政策层面,维修企业的合规成本,其实处在合理范围之内,并且逐步降低;在监管层面,执法部门的初衷,还是为了让维修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经营,提高行业健康度。



三、合法合规经营,对企业和员工负责


那么,为什么现在还是有一批维修企业,没有主动进行备案?


可能存在三种主要原因。


一是忽视或忘记这个步骤;


二是觉得备案比较麻烦;


三是更为普遍的心理:不备案就不会被管,备案了反而会被管。


李零表示:第三种认知其实是一种误区,现在国家对安全生产要求非常高,所以管理部门针对维修企业的备案只会抓得更严。


今年,维修企业的进厂台次和营收盈利同比并未好转,如果因为未备案而关门停业,可谓是得不偿失。


另外,如今车主的消费和维权意识更强,他们可以通过各地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官网“企业名录”栏搜索查询已备案的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和经营范围。


如果没有备案并上传电子健康档案,车主查询不到相关信息,很可能不会选择这家维修企业。


更进一步,备案的目的,还是为了让维修企业保证合法合规经营,这既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员工负责。


过去几年,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保障,而导致失火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不仅影响企业和个人财产,更危及人身安全。


站在行业宏观角度,管理部门加紧对备案的检查和整改,有利于那些合规经营的维修企业脱颖而出,同时加速不合规企业的退出,起到净化行业的作用。


最后,李零呼吁:“如果还没有备案的,已经构成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部门一定会严肃处理。所以,维修企业还是要及时备案,让自己合法合规经营,也能少很多投诉和纠纷。”



汽服资讯      会议活动      优漾课堂      超级大会      金勋奖      专栏作者      商机宝      联系我们